岩板易碎,试试刚玉纳米颗粒做原料?

 
岩板大热,现在已经成为中国陶瓷行业“冬天里的一把火”,不少企业把岩板当成了救命稻草,争着抢着上马岩板生产线。综合不同消息源,现在国内陶瓷行业共有大约100条岩板生产线,岩板产量的井喷即将出现。
 
与此同时,岩板的质量问题也成为行业人士共同关心的话题。有些企业技术储备不够,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市场上兜兜转转几个月,最后竟成为廉价处理品的代名词,企业声誉受影响的同时,也让岩板这一新兴品类的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有些企业比较负责任,正式量产前的产品,质量不达标,宁可销毁也不上市,不过每个月上千万的损失,着实让人心痛。
 
那么,能不能让国产岩板品质尽量提高,解决这一品类的质量问题,让广大消费者买得放心、用得舒心,也让花巨资建线改线的生产企业尽快收回投资?
 
回答是,当然能。也必须如此。
 
前段时间,行业里成立了不少关于岩板的研发中心,相关技术问题各个生产厂家也都在不断地解决中。尤其是一些头部品牌,在岩板领域的技术研发更是走在了行业前列,当然也为行业贡献了一些解决方案。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日前,中国新闻网报道了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李建功教授团队攻克氧化铝陶瓷中阿尔法氧化铝(俗称“刚玉”)纳米颗粒制备的难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前提是,陶瓷“脆弱易碎、韧性不足”。这一问题与岩板面临的问题,本质上就是同一个问题,或者说岩板面临的问题就是陶瓷这一问题在品类上的具体表现。
 
据中国新闻网介绍,氧化铝陶瓷是陶瓷家族中综合性能最好、价格最低、最常用的部分。而阿尔法氧化铝,是大块氧化铝热力学上最稳定的一种。
 
但是,刚玉纳米颗粒制备的瓶颈是,当其尺寸小于15纳米时容易烧结。得不到分散的颗粒,也就不能用来制造性能优异的氧化铝陶瓷。
 
李建功团队通过20多年的摸索,获得了尺寸更小、比表面积更高、尺寸分布更窄的分散、超细、等轴刚玉纳米颗粒。而以这种纳米颗粒为原料,煅烧出致密度99.5%和平均晶粒尺寸30纳米的氧化铝陶瓷,其韧性比常规多晶氧化铝陶瓷高60%。
 
目前行业内岩板的主要成分是不是多晶氧化铝陶瓷?这个问题有请相关专家来回答。
 
荆轲不是陶瓷生产领域的专家,但通过相关调查获悉,目前国内岩板的配方结构偏铝架构,而大板是偏硅架构。很多人在争论岩板与大板的区别,有讲规格的,有讲花色的,有讲应用的。事实上,容易断裂、破损的所谓“岩板”,其实就是偏硅架构的大板,但行业里没有多少人把这件事说明白。
 
荆轲认为,没有采用铝架构配方的岩板生产厂家,可以尝试改改配方;已经采用铝架构配方的厂家,可以参考李建功团队的科研成果,在配方中进一步调整,也许生产出来的岩板产品,硬度更高、韧性更好,在应用环节出现的问题更少。
 
也许,李建功团队的科研成果,目前还不能用于大规模生产,这个有待于陶瓷领域的各个研究中心或头部品牌的研发中心来验证。但是,李建功团队的成果,至少是解决岩板痛点的一个方向。
 
荆轲个人认为,制定岩板生产的统一标准,可能会让这一品类在消费者层面获得更大的信任,品类的生命力才会更长久。
 
荆轲不是陶瓷研发、生产领域的专家,抛块砖先,您要有玉,欢迎砸过来。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debug: 0, //如果分享失败,把0改成1开启错误提示看看 var s_title = $(document).attr('title'), // 分享标题 s_desc = $('#description').attr('content'), //分享描述 s_link = location.href.split("#")[0], //分享链接 s_imgUrl = "https://" + window.location.host + "/wechatpic.png"; // 分享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