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陶业未来三年,我们的判断有三点……


 
进入2018年,受到去年房地产调控政策进一步扩大收紧范围的影响,滞后期在一年左右的陶业终于迎来了阵痛,加以常年累月的环保升级,让瓷砖厂家和经销商们越来越“困”。
 
在房子“住而不炒”的总体指导思想之下,可以预见,未来的挑战对陶业来说只会更为严峻。
 
以下是我们对陶业未来三年的判断——
 
1、三四五线城市成主战场
 
2017年的房地产调控升级,主要是收紧19个一线城市和30个二线城市的房屋买卖政策。
 
从限贷、限购到限价、限售,这一系列调控“组合拳”,不仅让一二线城市的房价出现大面积停涨,而且让这些城市的房屋成交量显著下跌。这些现象明显影响到了房地产开发商的决策,导致土地市场的流标率上升。
 
据我们的“寻找新生力量”终端调研小组了解,沈阳、哈尔滨、温州等一二线城市在今年上半年都没有出现新楼盘。可见这些城市直接受到了房地产调控的影响。
 
屋漏偏逢连夜雨。一二线城市除了有严厉的调控政策之外,还是精装房试点的“重灾区”。据悉,2017年二线城市精装修市场新开盘项目为760个,同比增长6%,项目规模78.8万套,同比增长24.7%。
 
与此同时,整装公司的再次爆发,又将装修市场容量切掉了一块蛋糕。而且,为了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有些整装公司已经不再从区域经销商处拿货,而选择直接从厂家贴牌生产。
 
一二线城市的建材卖场也在进行优胜劣汰的整合,留给陶企的容身之所越来越少。
 
这种种大势所趋,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在去年频繁见到陶企和房地产商、装修公司、连锁卖场直接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都是形势所迫。
 
综上,一二线城市的零售市场份额急遽萎缩,这些城市将成为大牌“试金场”;实力不及的企业,只能转战三四五线城市,而三四五线城市也正在成为陶企“厮杀”的主战场。
 
 
2、厂家破产或并购会逐渐增多
 
限购、限售、限价,削减了改善型住房和炒房团的市场需求,限贷则抑制了刚需型住房市场。市场需求不景气,直接导致房地产开发商不敢拿地。
 
而新房屋走向紧缺,陶业130多亿平方米的瓷砖产能也将会随之减产,也就意味着全国1300多家陶企的3000多条生产线也将无法全部维持下去。
 
市场需求萎缩是一端,渠道变革是一端,环保又是一端。三管齐下,除了破产,陶企还有另一条路,那就是强强联手。生产型企业之间,销售型企业之间,生产型和销售型企业之间,都可以选择携手来抵御风险。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小草只能被大象吃掉,大象不肯吃的小草就只好烂掉。
 
我们大胆预测,未来三年,陶业厂家破产或并购会逐渐增多。


 
3、经销商们走向深度抱团
 
房地产市场进入下行周期、精装和整装比例持续上升等趋势,对身处市场一线的终端经销商来说也是巨大的挑战。
 
以往,经销商们的抱团取暖虽打着“联盟”旗号,但基本还是各自为战,未来则会走入深度抱团,真正联盟。
 
实际上,当下已有经销商们深度抱团的案例。他们集中在一个地方办公,分摊成本、提高效率;他们携手拿下集采项目;他们针对不同消费档次的顾客自主搭配主材包;他们甚至自己筹建卖场……
 
总之,他们可以是经销商,也可以是家装公司,还可以是卖场运营方,深度抱团,联手打造竞争壁垒和优势,对抗的不仅是严峻的市场大环境,也让厂家无法跳过他们。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