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行业媒体自尊,从记者开始写稿做起

 
【陶瓷行业那些坏毛病】专栏之十一:
重塑行业媒体自尊,从记者开始写稿做起
文/荆轲
 
作为一名行业媒体的从业者,荆轲时常感到不受人待见的悲哀。
 
比如说,某家重要企业有重大信息发布,荆轲去参加新闻发布会时,却发现提问的所谓“记者”是拿着主办方提前拟好的问题照本宣科(提问时甚至都不用看着被采访人的),而真正想要提问的记者却被冷落一旁。
 
如果没获邀请(荆轲本人及所在平台知名度没有高到全民皆知的地步),但荆轲又想获知相关信息,于是联系企业负责外联的人员(通常是市场部负责),得到的回答却是:我们没准备那么多礼品。“礼品”是个通称,其实是指给参加发布会的媒体从业人员发放的车马费,俗称“红包”或“利是”。
 
对此,荆轲的回复是:我们不“签到”,只报道相关新闻。
 
对于主动走访企业,有些企业也顾虑重重——当然,企业方面不是担心荆轲要去曝光,而是担心荆轲借机索要好处。
 
好吧,荆轲的回复是:我们不拉赞助,只是了解企业动态。
 
 
行业媒体被行业人士所蔑视,行业媒体的价值被行业和自身所弱化——这就是陶瓷行业媒体所处的生态环境。
 
荆轲无意批评媒体同行的所作所为。但荆轲觉得,既然是以行业媒体的身份出现在这个行业当中,那么媒体人的本职,也就是采写行业新闻,还是要坚持的吧?
 
你参加企业的新闻发布会,不作记录,不拍照,事后把企业提供的通稿发布一下了事,试问媒体独立的价值如何体现?
 
更有甚者,拿了红包就走,连新闻发布会的流程都没走完,这让同行情何以堪?全世界的新闻行业,你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见过这样的事情?
 
要重塑行业媒体的自尊,就从记者开始写稿做起。
 
这不是行业媒体从业人员的高标准、高要求,这只是最低标准、一般要求。
 
 
为了摆脱“红包记者”的嫌疑,荆轲甚少参加企业活动。
 
在被企业方面点名邀请参加活动时,荆轲及同事会尽量写出有事实、有看法、符合逻辑的稿件。荆轲觉得,只有这样,才是对活动的主办方和自己的尊重。
 
但还有一种情况,有时候企业对行业媒体是采取信息封锁的。比如说,行业突然发生了某件大事,荆轲想要去采访,企业方面三缄其口,拒不透露任何消息。
 
但是,消息如水,堵是堵不住的。官方渠道不透露,小道消息满天飞,受伤害的最终还是拒不透露任何消息的企业。
 
还有,陶瓷行业多年来积弊甚深,有些行业共通的毛病甚至形成了潜规则,受害者众。更要命的是,受害者身处其中,产生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竟然不觉得这潜规则是害人的。
 
混迹陶瓷行业数年,荆轲受惠于行业的成长,对行业存在的弊端不能视而不见,因此有了“陶瓷行业那些坏毛病”专栏的推出。
 
遗憾的是,专栏文章发布后,荆轲竟然受到部分行业人士的指责,认为荆轲不应该“黑”陶瓷行业。
 
“黑”了吗?
 
“黑夜给了我一双黑暗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荆轲认为,如果批评不自由,则表扬无意义。
 
对于这个行业,因为热爱,所以批评——此为本专栏结束语。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debug: 0, //如果分享失败,把0改成1开启错误提示看看 var s_title = $(document).attr('title'), // 分享标题 s_desc = $('#description').attr('content'), //分享描述 s_link = location.href.split("#")[0], //分享链接 s_imgUrl = "https://" + window.location.host + "/wechatpic.png"; // 分享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