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名堂的展会,早点关门才好

 
▲这种空无一人的展会有什么意义?
 
一大早,隔壁的清华系建材老板秋哥就告诉老狼,今天他要去广州看展。
 
看什么展呢?现在的展会多如牛毛,如果天天都去看展,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不用做其它事儿了。作为建材业从业者,秋哥要看的是广州家居展,算是专业对口。而他去看展的理由,“说是有很多新东西值得一看”。
 
是啊,当下的展会就像过去的庙会,热闹得很。大伙儿去逛庙会,不就是图个看新鲜看热闹嘛。如果年年都是老三样,谁还去呢?
 
据说,今年的上海建博会,人气也很旺,佛山陶瓷行业有不少企业参展,观展的就更多了,好像跟下半年的博洛尼亚展一样热闹了。然而,这只是个假象,因为上海建博会所谓的亮点(某些媒体有报道,请自行搜索),也不过是炒冷饭而已。这对于费时费力跑去观展的人来说,多少有点得不偿失吧?
 
▲这就算是人气很旺的展位了
 
佛山陶瓷行业最热衷的几个展会,按照老狼的非正式统计(数据控请自动绕行),国内的是广州设计周和佛山陶博会,国外的是博洛尼亚展和米兰展。
 
当然,国内数得着的展会,还有厦门石材展,以及最近吵得很火热的中陶产品展,而国外还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展会,都是佛山陶瓷行业的从业人员要花钱的去处。
 
划重点了。
 
佛山陶博会应该是国内最早的陶瓷专业展会,从创办至今已经举办了三十几届,不少佛山品牌通过佛山陶博会这个平台成长壮大(现在外产区的一些品牌也在借佛山陶博会的光)。实事求是地说,佛山陶博会为佛山陶瓷行业乃至中国陶瓷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广州设计周,原本是设计圈的展会,与佛山陶瓷行业没半毛钱关系。但是,设计必须通过材料来实现,空中楼阁的设计谁会埋单?所以,材料企业也是广州设计周重点邀请的参展商。于是,当广州设计周这个平台具备足够的影响力时,佛山陶瓷行业就全面进攻了。应当说,广州设计周对佛山陶瓷企业开拓设计师渠道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展,原本对中国陶瓷企业是设了禁入门槛的,但架不住中国市场的巨大吸引力,所以意大利人最终也采取了欲拒还迎的姿态,他们在让中国企业参展和让中国人拍照的同时,也把设计稿卖到了中国。
 
现在看来,米兰展因为不是专业的陶瓷展,所以还没到被中国陶瓷企业“攻陷”的地步,但前往米兰展“学习”的中国人可真是不少。这当中,佛山陶瓷行业贡献了相当大的份额。
 
感谢这些展会,让佛山陶瓷企业乃至中国陶瓷企业看到了新产品,学到了新本领,从而具备了更强的竞争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些展会最大的受益者是佛山或中国的陶瓷企业。
 
▲参展商估计心里拔凉拔凉的
 
可是,当展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这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在展会多如牛毛的当下,展会本身的影响力越来越弱,广州的广交会、深圳的采购大会就是周边城市最明显的例子,佛山陶博会的影响力日渐衰退也是不争的事实。
 
在这个时候,还要举办其它什么新的展会,如果没有特别好的商业模式,还指望圈块地就收钱,那就是浪费社会资源。
 
不服气是吧?让老狼来分析分析。
 
展会的举办,少不了政府资源的投入,一场不成功的展会,会让政府资源的投入打水漂,这是间接浪费纳税人的钱。
 
参展商对展会的投入,除了展位租金和展位装修费,还有工作人员的费用,以及邀请嘉宾的费用,算下来也是不小的一笔开支。如果在展会上招商不理想,这笔费用就只能列在亏损账上。
 
观展人员,看起来花费不多,但只要他来展会,出行的交通费用肯定是要花的,路程远的还要花住宿费。此外,如果算上每个人的误工费,那也将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如果举办一场展会,以上三方都没有好处,那谁是真正的受益方呢?
 
只能是展会的主办方。
 
所以,老狼看到,一些展会搞得不伦不类,甚至劳民伤财,主办方却折腾得不亦乐乎。无他,在他们看来,个人利益高于集体利益,小团体利益高于全社会的利益。所以他们不惜绑架政府部门,要挟参展企业,糊弄观展人员。
 
这些没名堂的展会,早点关门才好。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debug: 0, //如果分享失败,把0改成1开启错误提示看看 var s_title = $(document).attr('title'), // 分享标题 s_desc = $('#description').attr('content'), //分享描述 s_link = location.href.split("#")[0], //分享链接 s_imgUrl = "https://" + window.location.host + "/wechatpic.png"; // 分享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