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中国专栏之四】在乡村,有一种回忆叫赶圩


 
在某些农村或乡镇,由于物质落后,交通不便,以及忙于农活等原因,不可能有时间天天去购物,于是老祖宗就创造出了赶圩这一习俗。
 
赶圩,即赶集,指在约定俗成的圩日,大小商贩聚集在某一固定场所摆摊,方便人们购买货物。在大岭乡,一般是三日一圩。为方便记忆,人们通常按“一四七”、“二五八”、“三六九”来表示圩日。
 
这一习俗亘古通今,凝聚了老祖宗的大智慧。据记载,圩的形成最早可追溯到唐朝。唐朝柳宗元被贬永州,期间创作的《柳州峒氓》中,“青箬裹盐归峒客,绿荷包饭趁虚人。”就描写了人们赶圩的场景。
 
 
赶圩,对农村人来说,可谓是一件大事。在圩日这一天,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穿上最得体的衣服。有扛着一袋玉米打算去工坊磨成粉的,有挑着两笼家禽准备贩卖的,有带着一个大布袋准备满载而归的……人们或步行,或乘车,每个人脸上都是喜气洋洋的笑容。
 
圩上人来人往,叫卖声、吆喝声此起彼伏。
 
经过蔬菜摊,老太太在和小贩讨价还价,“太贵了,再便宜一块钱!”“不行,这已经是最低价了。”
 
路过“一元摊”,大喇叭在“尽忠职守”地播放着一成不变的广告,“一块钱三样,三样一块钱,随便挑,随便选……”
 
途径玩具摊,小孩抱着家长的大腿在纠缠,“我就要那个车!”
 
好一派热闹繁华的景象。
 
 
小时候,我就盼着赶圩这一天,希望长辈买回一碗凉粉,或者几个包子,或者一些小玩具。后来年龄渐长,开始脱离长辈打造的温床单独行动,小心翼翼地揣着十块钱,坐上三轮车去圩上。这对于那时的我来说,无异于一场巨大的冒险;去乡上唯一的书店泡上一天,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烧鸭粉,无异于人间天堂。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村子里的货物渐渐多了起来,很多东西已经不用去赶圩就能买得到了。再加上交通越发便利,市区不再山高水远,人们购物有了更多的选择。还有直接网购的,更加便捷。所以现在还坚持着赶圩这一习惯的大多是中老年人了。
 
虽然如此,我却相信总有一种情怀无法替代,赶圩这一习俗不会湮没在历史洪流中。人们说到买东西,还是会想去圩上买。就算未来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高度,人们不再需要赶圩,说不定还能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另一种形式存在着……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debug: 0, //如果分享失败,把0改成1开启错误提示看看 var s_title = $(document).attr('title'), // 分享标题 s_desc = $('#description').attr('content'), //分享描述 s_link = location.href.split("#")[0], //分享链接 s_imgUrl = "https://" + window.location.host + "/wechatpic.png"; // 分享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