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洛尼亚展后记:中国建陶终将走出同质化

 
国庆假期过后,直线传播团队拜访了宝罗拉瓷砖负责人卢若新,这是一位喜欢研究瓷砖生产技术和工艺的“学院派”,也是博洛尼亚陶瓷展的忠实粉丝,9月27日,他再次通过抖音号“老枪说瓷砖”对2022年博洛尼亚陶瓷展进行了现场直播。
 
然而,当我们问及观展感受时,卢若新的心态似乎已经“粉丝转路人”。他说:“本来打算直播过后专门做一期关于博洛尼亚展的视频,但好像也没有太大必要,因为我们可以借鉴的东西不多。”
 
▲“老枪说瓷砖”现场直播博洛尼亚展
 
按照卢若新的说法,他在博洛尼亚展中看到的产品很丰富,涵盖了素色、仿古、仿石、木纹、花砖、马赛克、瓷片等,几乎每个品类都曾在中国风靡一时,在某种品类大行其道之时,中国的产品并不比欧洲国家做得差,但中国更新换代的速度太快,一旦将该品类摒弃就与世界潮流脱轨。
 
“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建陶企业值得学习的地方,我认为是对产品多元化的坚持”,卢若新发出肺腑之言。
 

▲卢若新指出,中国也曾流行过这类花砖
 
话说回来,中国建陶难以百花齐放,早已不是因技术瓶颈所导致,而是历史发展阶段的问题。
 
1、审美趋同化速度快
 
受历史因素影响,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大一统国家,虽各地文化有所差异,但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信息更迭速度加快,各地装修风格与审美日渐趋同化。相应的,瓷砖流行的品类、花色、纹理也会随之改变,从而导致中国建陶的割裂式发展,无法长期坚持某一品类。
 
而与中国领土面积相当的欧洲,却由45个国家和地区组成,主权的独立性也让他们在文化上保持了差异性,审美也就天差地别。从博洛尼亚展中可以看出,不同欧洲国家的产品都镌刻着独特的文化印记,这才让我们看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佛山陶博会中常见的产品风格
 
2、全球化市场布局不足
 
作为全球第一人口大国,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足以让不少陶企活得滋润无比,无需花费太多精力在国外市场,毕竟走出去要面临语言、标准、关税等种种难题,即使做出口也只是选择区域进行(如专攻东南亚或北美),因此产品风格只需满足国内市场或某个区域市场需求即可。
 
反观欧洲诸国人口稀少,倒逼着他们的企业必须走出去,成为全球品牌,而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文化和审美,对瓷砖风格也有不同追求,这也是欧洲建陶多元化的重要原因。
 

▲某中国陶企在美国建厂
 
3、大生产模式阻碍创新
 
中国人喜欢做大生意,不仅产量要大,销量也要大。出于成本控制的需要,“火什么做什么”成为中国建陶的发展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产品的创新发展。
 
一方面,中国建陶生产机械设备大,一条窑炉日产能数万平方米,如果生产小众产品容易积压库存;欧洲建陶则喜欢做小生产线,以产定销,所以他们可以放心做小众精品。
 
另一方面,中国建陶企业热衷于扩张,一旦扩张就难以坚持传承,欧洲建陶企业却始终坚守着祖辈留下的财富,想着如何把一条生产线做到极致,而不是再加十几条线。
 

▲中国喜欢大批量生产
 
不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国建陶既然能在过往展会中汲取养分壮大自我,想必这次也不例外,中国建陶终将走出同质化怪圈,拥抱百花齐放的崭新格局。
 
这既是历史发展趋势,也是市场逐渐饱和的结果。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审美趋同但不等同,当成本优势不再,势必会有企业转攻小份额领域,研发差异化产品。
 
事实上,如今已有不少中国建陶企业逐渐走出差异化道路,包括国内首创“無光石”的宝罗拉、坚持做水泥瓷砖的费罗娜、以负离子瓷砖为王牌的特地等等,都在为中国建陶的多元化格局添砖加瓦。
 
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在中国的展会上,同样能看到多品类、多风格、多工艺并行的局面。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debug: 0, //如果分享失败,把0改成1开启错误提示看看 var s_title = $(document).attr('title'), // 分享标题 s_desc = $('#description').attr('content'), //分享描述 s_link = location.href.split("#")[0], //分享链接 s_imgUrl = "https://" + window.location.host + "/wechatpic.png"; // 分享图标